省内文化

光明日报看贵州:念好“山字经” 武陵绿更浓

2024-11-18 01:06:16 作者:陈冠合 吕慎 来源:光明日报

  【生态聚焦】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慎

  “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置身于云雾环绕的梵净山金顶,黔山雄奇尽收眼底,无边青绿令人赞叹。

  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在这里共生共荣。2018年,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近年来,铜仁市积极推进梵净山生态保护工作,经济发展“含绿量”越来越高。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表示,要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蹚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让梵净山更好造福于民。

  科学繁育,守护“武陵精灵”

  秋日清晨,鸟鸣啁啾,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黔金丝猴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陈靖踏着薄雾进了山。灯台树、小叶女贞、桑树……穿梭在林中,陈靖利落地举起镰刀收割着各种树叶,不一会儿就装满了背篓。

  “嘎……”还未走进位于梵净山脚下的保护中心,就传来阵阵清亮的叫声,那正是迎接陈靖归来的黔金丝猴们。

念好“山字经” 武陵绿更浓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 李鹤摄/光明图片

  “黔金丝猴嘴可‘刁’嘞,只吃最新鲜的食物。”陈靖边清洗树叶,边指向笼舍介绍起来。黔金丝猴脸部呈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尾部细长,仅分布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种群数量850只左右,主要以植物的叶、芽枝、果实及树皮为食。

  “那只雄猴叫小天,是2011年当地乡亲在田里救下的;这只雌猴是2016年巡山队员救助回来的,我们给它取名叫小梵……”等待黔金丝猴们享用“早餐”时,陈靖讲起这些“武陵精灵”的身世来,“算起来,这已经是我和它们打交道的第30个年头喽!”

  1989年,黔金丝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0年,梵净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立,并于2023年调整设置为梵净山黔金丝猴研究中心(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系统开展黔金丝猴的科学研究、人工饲养、繁育等工作。1994年,陈靖怀着对野生动物的好奇,进入中心照料起黔金丝猴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医、食、住、行”。

  “在开展黔金丝猴繁育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会采取任何驯化措施,目的就是保持它们与生俱来的野性。”陈靖告诉记者,黔金丝猴群体数量增长缓慢,种群恢复潜力低。因此,通过观察研究中心里的黔金丝猴,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进而监测保护野外的大族群,就显得尤为重要。

  寒来暑往,与黔金丝猴朝夕相处,让陈靖成为地道的“猴专家”。

  “黔金丝猴每两年才繁衍一胎,新生命对于种群的延续格外珍贵。”说话间,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2018年,小梵和小天组建的小家诞下新成员后,我甚至还学会了帮黔金丝猴‘坐月子’嘞。”

  “近年来,我们先后繁育出黔金丝猴幼崽4只。经多年科学探索,成功将黔金丝猴人工繁育周期由3年一胎缩短至2年一胎,目前圈养条件下的黔金丝猴寿命可达27岁左右。”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黔金丝猴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伟介绍,中心通过施行笼舍丰容和提升改造、推进科学管养、提升动物医疗技术、改良食谱等举措,使黔金丝猴的繁殖率、成活率显著提高。

  “现在,我们不仅有‘土专家’,还逐渐发展起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杨伟补充道,2023年7月,梵净山黔金丝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时组建起黔金丝猴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与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贵州省林业科学院等成员单位合作实施黔金丝猴科研项目6项,引进动物学等专业人才5名,守护力量逐渐增强。

  数智并用,环保如虎添翼

  天高云淡,枫叶渐红,梵净山景区内游人如织。越过喧嚣,层林深处的梵净山森林监测样地里,贵州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工作人员正手持卷尺测量树围,仔细记录下树木生长情况。

  “地球同纬度上的许多地区都变成了浩瀚沙漠,唯独梵净山是一座‘生态孤岛’。”合上笔记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教育管理科科长李海波介绍,梵净山拥有典型完整的中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是世界裸子植物物种最丰富、最集中的分布地之一,也是珍稀濒危物种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的全球唯一分布地。

  “想要保护好如此多种类的珍稀动植物,光靠人力可不行,多亏有了这张‘天网’。”顺着李海波所指,一个球状摄像头正不停旋转,将扫描到的画面实时上传。如今,保护区以梵净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为依托,打造起“天+空+地+人”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对保护区内水文水质、土壤、大气和生物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及时提供工作优化建议。

念好“山字经” 武陵绿更浓

梵净山红云金顶   张绍游摄/光明图片

  “过去,大家深入原始森林,由于黔金丝猴等动物栖息面积较广、警惕性高,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时,被抓伤或咬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科研难度很大。”杨伟介绍说,自从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数智”管理系统,生态保护工作就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

  “借助先进技术,我们可以精确掌握黔金丝猴的野外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环境、威胁因子等情况,为黔金丝猴拯救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站在保护区大数据管控中心里,梵净山的视频监控、动植物监测、气象水文等各类数据在大屏上清晰可见。杨伟说,研究中心还按照公里网格化布置了460台红外相机,对黔金丝猴和其他珍稀野生动物进行全面全天候监测,确保栖息地安全。

  目前,梵净山区域内共建设水质监测点15个、河床监测断面37个、气象站10个、森林监测样地31个,构建起集科研、监测、应用、示范与共享于一体的生态站监测网络,将守护梵净山全域生态环境的安全屏障筑得更加牢固。

  机制创新,人与自然共生

  “这根藤子得砍断,这堆杂草得铲除!”在梵净山腹地的印江县罗场乡一处电力设备前,护林员刘忠文背着工具向记者讲述着自己每天的工作:“这些挨着电缆生长的攀缘植物都是林火隐患,必须及时清理。”

  在罗场乡这片5000多公顷的林地里,老刘已经工作了5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林中穿行。

  “除了要防范火情,还要看有没有人在山上偷捕动物,梵净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能随便动。”老刘不时给记者介绍着身边的植物和林中的动物。

  “我们不仅有‘林长制’,还实现了‘林常治’。通过农村大喇叭宣传、入户普及环保知识、加强隐患排查和巡查等形式,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罗场乡人大主席、乡级林长任达权介绍说,像保护区的其他乡镇一样,罗场乡有乡、村、护林员三级保护机制,有专职人员和经费的保障,保护工作实现了“讲在经常、做在平常、抓在日常”。

  “生态保护做得好,贷款授信来得快!”讲起“绿色金融”,家住梵净山脚下江口县太平镇孟沟坝村的民宿经营户吴英华滔滔不绝。

  原来,她家的民宿因为位置好、待客周、口碑佳而经常爆满,可想扩大经营的她却由于缺乏资金犯了难。

  “多亏‘梵净生态账户’帮了大忙!”吴英华所说的“梵净生态账户”,是铜仁市推出的普惠金融服务,通过对客户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公益等方面量化评估,赋予“梵净生态积分”,作为提高授信额度、优惠贷款利率、定制金融产品等的依据。

  由于“绿色资质”突出,吴英华不仅拿到了急需的贷款,而且利率几乎减半。据了解,截至2023年年底,“梵净生态账户”建立账户4.74万户、授信70.83亿元、放贷44.98亿元,已入选中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借助金融创新,铜仁的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更多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吴英华高兴地说,村民们享受到“生态积分”带来的红利,更加自觉地遵守村里为保护生态而制定的村规民约,男女老幼都发自内心地热爱和守护着家门口的好风景。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6日 09版)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