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马铃薯收获季。连日来,福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标准化田间测产工作,以精准数据为马铃薯品种优选和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科学支撑。
在福泉市陆坪镇罗贝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采挖马铃薯的务工群众穿梭在田垄间,田间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正严格遵循测产规范,对这片地的马铃薯进行测产,他们通过丈量地块面积、现场采挖、精准称重等全流程标准化操作,为品种筛选采集精准数据。本次测产的马铃薯品种为“希森一号”,实测商品薯亩产量达2306.92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核算亩产值达2674.77元,各项指标均达丰产丰收标准。
作为粮菜兼用的作物,马铃薯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载体。农技人员介绍,其生长周期短,可实现“一地多收”,马铃薯采收后地块可接茬种植其他作物,不仅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块茎残留还能增强土壤肥力,助力农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福泉市大力推广马铃薯“两增一防”高产栽培模式,种植面积达7.89万亩,通过农技人员驻点指导,单产水平显著提升,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福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汪丹会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到各个乡镇去进行测产,通过测产我们筛选出适合福泉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下一步,就是推荐给各乡镇的农户种植,帮助他们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分享: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