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物

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

2020-04-20 11:47:03 作者:何先龙 来源:中共开阳县委党史研究室

 

朱启钤

  中国营造学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研究、保护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团体,其创始人和领导者朱启钤先生是贵州开阳人。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北洋、国民党、敌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时期,曾是北洋政要,后成为著名的建筑学家,潜心研究古建筑,对北京市政建设和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朱启钤(1872-1964)原名启伦,字桂辛,晚号蠖园。原籍江西临江府新余县,清康熙年间,其先祖朱敬之来黔贸易,定居开阳永兴场(今开阳县双流镇)。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三岁丧父,寄居湖南长沙外祖父家长大。其外祖父傅寿彤为湖南何绍基及门弟子,母傅梦琼博览群书,工诗善医,对他影响颇大。

  光绪辛卯(1891年),其三姨父瞿鸿机任四川学政,朱启钤前往四川,得到瞿提携,先为之捐报县丞,后又相继在合江盐局、灌口滩救生水军、云阳新淮凿滩工程处当差,瞿又为之捐知县到江苏任职。1900年,瞿出任军机大臣兼政务处大臣,推荐朱启钤为京师译学馆监督。1906年,瞿遭袁世凯弹劾,朱启钤受到当时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内阁协理大学士徐世昌重视,先后筹办天津习艺所,督建天津劝业商场,任北京外城巡察厅厅丞,督修津浦铁路并任东三省蒙务局督办等职,还先后到俄国、日本考察农垦事业。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于1912年任命朱启钤为交通总长,1913兼代理国务总理,同年七月转任内务总长。这期间,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区的诸多改建工程,辟北京西苑新华门,拆皇城城垣贯通东西长安街、南北池子大街,改社稷坛为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建北京环城铁路及东西火车站,修改前三门城垣工程,筹建正阳门城垣工程等。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朱启钤任袁登基大典筹备处长,袁复辟失败后被通缉。1918年冯国璋任代总统,下令取消对朱启钤等的通缉处分,推举朱启钤为国会参议院副议长,但未就职。1919年,徐世昌被选为“大总统”,委任朱启钤为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1920年,朱启钤以徐世昌专使名义赴欧、美、日等地考察,之后基本退出政界,主要从事实业开发和文化活动,先后担任中兴煤矿公司(山东枣庄)和上海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发起组织北戴河海滨公益会,任会长。

  1929年,朱启钤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并亲任社长。学社下设法社式组和文献组,法式组由梁思成任主任,文献组由刘郭桢任主任,同时还有瞿宣颖、林徽因、刘士能、陈明达等知名人士参加学社工作,培养了一批古建筑人才和团结了一批国内一流的古建筑专家。朱启钤亲自校订了我国宋代李诫所著古建筑名著《营造法式》,编印了专门研究介绍我国民间蚕丝织绣艺术的《存素堂丝绣丛刊》,校勘出版明代漆工技艺专著《漆书》,刊印明代园林专著《园治》,编印《存素堂校写几谱三种》,以介绍我国历史上流传小桌茶几、蝶几、匡几工艺及用途等。与此同时,营造学社还撰写、出版了有关我国古建筑专著三十多种,其中包括朱启钤自己撰写的《贵阳甲秀楼建筑调查纪略》等贵州古建筑珍贵史料。

  朱启钤除致力于古建筑研究外,还积极从事撰写著述和搜藏图书活动,于诗文书法均有较高造诣。著有《丝绣录》《蠖园文存》《黔南丛书》《芋香馆诗录》《髹饰录》《间书》《贵州碑传集》《开州志补集》等著作。朱先生书法功力深厚,原宗柳公权,后习米家,复参入苏轼及北碑笔法,揉各家书艺于一炉,造化于我,其书厚重古雅,金石味特浓,书礼尤有逸致,所书之作品常以紫江朱氏落款(紫江为开阳县旧名)。他一生从未回过贵州,却时时关注家乡,注意收集贵州有关史料及黔人黔宦著述、文物、图书等,后将其收藏的珍贵文物、图书等捐给北京图书馆,将有关贵州的文献著述资料捐给贵州图书馆,现贵州图书馆存有朱氏赠书15类303部,几乎都加盖有“紫江朱氏存素堂所藏书印”印章。民国二十八年,先生得知家乡编修县志,极为支持。他在北京大量搜集了有关开阳的资料寄回民国开阳修志委员会,其中有朱老续修的《朱氏家乘》《开州志补集》以及他亲笔抄的《乾隆开州志》等书籍资料,为民国《开阳县志稿》得以成书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派其外孙章文晋到上海将朱老接到北京,参加新政权的建设。朱启钤以中兴轮船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与张叔诚、黎绍基(黎元洪之子)等常务董事一起,将已经跑到香港的九条货船召回内地,加入祖国的海运事业。他积极参与扩建天安门广场工程设计等工作,还将珍藏多年的明岐阳王世家文物56件献给政府,其中仅《张三丰画像》一件,美国人福开森想以3万美元的价钱购买,遭到朱老的拒绝。后来,周总理安排朱启钤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二、三届政协委员。

  1961年11月,朱启钤九十岁生日时,全国政协委员会在政协二楼小会议室为朱老举行祝寿宴会,邀请了朱启钤家属和章士钊、张学铭及在京七十岁以上的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周恩来总理专门到会祝贺,还特送了一个大花篮。

  1964年初,朱启钤生病住院,当时正值周总理出访亚非各国,中央统战部将朱老病情向远在国外的总理作了汇报。总理打来电报,指示北京医院全力医治。由于年迈体衰,朱启钤先生于1964年2月26日逝世,终年92岁。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其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在嘉兴寺开追悼会时,周总理送了一个鲜茉莉花做成的花圈。治丧委员会主任是李维汉;治丧委员中有周恩来、陈叔通、章士钊、徐冰、乐松生、梁思成、刘敦祯等当代名人。

  1982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将朱启钤生前居住的东四八条住宅“朱启钤先生故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何先龙

  作者单位:中共开阳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陈梦婕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