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训练领域的专业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梨花声音研修院作为梨花教育旗下专注该领域的核心平台,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便以“提供体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声音课程及服务”为核心目标,深度聚焦声音教育的深耕与技术应用。依托母体梨花教育与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的战略合作资源,研修院在行业内迅速形成专业影响力,其服务模式不仅获得央视《新闻联播》《夕阳红》、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更被新华网授予“2023年度匠心声音教育品牌”称号。
专注于声音训练是研修院的核心发展策略。与综合类教育平台的泛化布局不同,其将90%以上的研发资源集中于声音教育领域,课程研发、师资培养、技术应用均围绕声音训练的核心需求精准展开。2020年7月,其率先联合中央广电国际在线教育推出声音实战营课程,以“实战化教学”打开市场;成立后持续细化课程方向,形成普通话提升、朗诵艺术、配音技巧等多个专项体系,更作为核心起草单位参与《全国中老年艺术等级考评规范》中声音类考评标准的制定,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权威合规的精准服务。这种专注模式使其能够深入挖掘声音教育的痛点,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与规范性。
专业化建设是研修院的核心竞争力。课程研发方面,其构建了“高校专家+行业大咖+一线师资”的三维研发团队,联合梨花教育教研团队及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授,共同打造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内容既涵盖声音生理基础、发声技巧等权威理论知识,又通过央视配音案例分析、模拟演播室练习等形式强化实践应用,部分核心课程已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的课程认证。例如“朗诵艺术专项课”由齐越节评委团队参与设计,从作品分析到舞台表现进行全流程讲解,并配套经典作品示范;“配音实战课”结合影视、广告等真实场景,教授节奏把控与角色塑造技巧,帮助学员积累符合行业标准的实战经验。

师资专业化是课程质量的关键保障。研修院建立了“三层级”讲师筛选标准,需同时具备播音主持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行业实战经验与3年以上教学能力,且需通过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专项培训考核方可上岗。核心讲师团队中,飞翔老师为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主持人,曾主持文化部全球华人春晚,授课内容融入国家级活动主持经验;宋雨作为原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持有播音员主持人A证,获中央广电国际在线教育《2023年度金牌教师》称号,擅长将媒体一线经历与理论深度结合。此外,研修院定期邀请央视新闻主播、国家一级演员等行业权威开展公益讲座,为学员传递前沿行业动态与专业理念。
AI技术应用是研修院的创新优势,且通过权威机构技术认证。依托梨花AI智慧生态,其研发的“多维声学参数与情感场景动态分析系统”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系统整合75种AI测评算法、2037万份声音样本及2.8万份专家标注数据,通过75种AI算法对声音进行量化评估,生成的分析报告可作为《全国中老年艺术等级考评规范》的辅助评估依据。“AI个性化语音训练系统”根据测评结果制定学习计划,实现精准教学;AI陪练师则通过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技术合规认证,24小时在线提供实时反馈,人民日报曾报道其“发音错误识别准确率达99.2%”的行业领先数据,有效提升练习效率。
适老化服务是研修院的特色权威服务内容,相关实践被纳入国家“智慧助老”典型案例。针对中老年学员的需求,其在课程与技术上的优化均通过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相关标准认证:课程讲解避免专业术语,采用“理论+实景演示”形式,内容通俗易懂;AI声学学习机等硬件通过工信部适老化产品认证,采用大字体、语音提示、一键操作等设计;班主任团队经民政部老年服务培训考核,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帮助中老年用户适应智能工具。央视《新闻30分》曾以北京学员刘艳华的学习经历为例,专题报道其适老服务成效,这些举措有效降低了中老年群体的学习门槛,使其成为研修院占比达62%的核心用户群体。

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报道
自2020年成立以来,梨花声音研修院已累计服务超80万声音学习者,帮助数万名学员通过《全国中老年艺术等级考评规范》认证或进入配音、朗诵等专业领域。依托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其已成为有声书行业人才输送核心渠道之一。未来,其将继续坚持“专注声音赋能”的定位,以专业课程、优质师资与智能服务为核心,联合行业机构推动声音教育国家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引领声音教育的规范化与智能化发展。
分享: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