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记者从贵州美术馆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贵州省黔剧院主创,余妍洁编剧,陈涛、余凤霞联合执导的新编黔剧《秦娘美》正式开排。
黔剧《秦娘美》是黔剧的经典保留剧目,该剧于1959年首演,由在贵州侗族地区家喻户晓的“珠郎娘美”故事改编,该剧通过凄美的爱情故事,不仅展示了侗族人民追求真善美的勇气与决心,还通过音乐、语言、服饰、舞美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地方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对推动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0年前老一辈黔剧艺术家将《秦娘美》搬上舞台并拍摄成戏曲电影,就以深刻的主题、紧凑的情节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赢得广大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好评,成为黔剧艺术宝库中的瑰宝。1960年,该剧在北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等高度赞许和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满足新时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贵州民族文化,贵州省黔剧院决定重启《秦娘美》的创排项目。
“有了老戏的珠玉在前,对于六十年后的新编无疑是一场艰难的考验,也是一个巨大挑战。”作为编剧,贵州省剧协副秘书长余妍洁表示,该剧将以经典老戏《秦娘美》和侗族长篇叙事歌《珠郎娘美》为蓝本,在老戏和民间叙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改动和创新,删减了大量枝蔓,增加了情感表达的深度与广度,力求用今天的审美观照去深入挖掘侗族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在余妍洁看来,创作符合今天观众审美需求的文艺作品正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新编《秦娘美》的初衷。希望新编黔剧《秦娘美》能够致敬经典,并成为一部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编之作。
“用当代审美和人文关怀去开掘黔剧《秦娘美》的现代意义,希望在《秦娘美》这个新的挑战中,进一步实现黔剧艺术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导演余凤霞认为,该剧将侗族的民族艺术跟黔剧非遗剧种融合嫁接,选取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如侗族大歌,侗族的精美服饰,还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侗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将侗族这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元素和黔剧这个非遗剧种融合嫁接,从而探索贵州的戏曲舞台发展之路。
余凤霞表示,黔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挖掘黔剧的当代价值和现代意义,是这一代戏曲人必须去做的,多年来一直与黔剧院合作。黔剧院是一支充满活力,有实力又有战斗力的队伍,大家有信心完成既定目标,排一出唱得响,传得开,走得远的经典剧目,重塑当年《秦娘美》的经典与辉煌。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人才对于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告诉记者,此次重新创排《秦娘美》将重点启用新人、培养新人、推出新人,青年演员魏英如和刘樊晨将饰演秦娘美一角。接下来,剧院将以更饱满的热忱投入到舞台生产中,力争将这部作品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希望通过重新创排《秦娘美》,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征程的艺术创作要求,对剧情、结构、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更符合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打磨提升,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次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指导,贵州省旅厅、省文联主办,省黔剧院、省剧协承办。目前,该剧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省文联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贵州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的支持,为该剧目的创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分享: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