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

从“歇脚处”变“新风景” 镇远民宿不止于“宿”

2025-05-18 14:07:57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日报

  山间清风迎来了远方客人,5月11日,镇远县宛若故里民宿茶香袅袅、花开正艳,远道而来的客人或在凉亭中休憩,或在庭院中拍照,宋代美学风格的小院荡漾着欢声笑语。

  “院子都走不出去了,既出片又惬意,可以在这里‘泡’一整天。”重庆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这是一间超出了自己期待的民宿。

IMG_20250427_145006.jpg

  客人在民宿庭院休憩。

  “吃、住、行、游、购、娱”,作为旅游业六大要素之一,“住”是其中重要一环。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下,“打卡式旅游”正逐步向“沉浸式旅居”转变,越来越多旅行者开始放慢脚步,兼有“特色文化”和“流行文艺”属性的民宿正成为大众出游住宿的新选择。

IMG_20250427_144900.jpg

  游人徜徉古城。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镇远古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全县已培育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十二张、A级景区3个(5A级1个镇远古城景区,4A级2个镇远高过河景区、镇远下㵲阳河景区)。

  山水好风光,诗意撩心弦。古韵悠悠的山水人文画卷吸引着天南地北游客纷至沓来,数据显示,2024年,镇远全县共接待游客910.46万人次,增速11.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39亿元,增速11.52%。

  欣欣向荣的旅游产业助推了民宿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扬优成势,镇远县在文化旅游业态打造上创新,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客栈,不断满足游客多元化住宿体验需求。目前镇远县住宿业主体700余家,客房15000余间,标准床位21000余张,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家,精品级民宿9家,优品级民宿10家,标准级民宿37家;新评定金山级民宿1家、银山级民宿1家,省级示范民宿3家。

  该县设立了民宿工作专班,统筹辖区精品民宿规划建设。科学编制、出台了《镇远县精品旅游客栈发展实施方案》《镇远县民居宾馆(客栈)建设改造鼓励政策实施(暂行)办法》等系列规划和方案,对精品民宿选址审批环保消防等程序进行集体评估严格把关,对符合条件民宿宾馆予以政策支持及补助,近五年来累计兑现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50余万元。开展民宿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提升培训,近五年来共开展相关培训22期1200余人次。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撬动民间资本投入精品客栈开发,大力实施酒店客栈招商引资计划,近五年来,引进湖南、江西、福建等地旅游经营单位200余家、资金1.2亿元,新增文化旅游精品客栈20家。

IMG_20250427_150145.jpg

  民宿房间花团锦簇。

  坐落在镇远古城青龙洞景区的宛若故里民宿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民宿负责人潘新秀此前曾与人合伙在丽江开办过民宿,“最多的时候发展到了9家。”

  对潘新秀而言,民宿的魅力远不止于“住宿”本身,它承载了更多关于生活方式、情感和情怀的元素,每一个民宿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灵魂,为客人提供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空间。

IMG_20250427_153618.jpg

  民宿窗外的古城风景。

  几年前,从云南丽江返回家乡的潘新秀一眼就相中了镇远青龙洞景区附近这套带院子的木质建筑,“房主以前想把木房子改建,幸运的是,在政府的努力下保留了原貌,传统木质建筑的韵味也是民宿的独特魅力之一。”

mmexport1745753493436.jpg

  潘新秀打理花草。

  2023年7月,潘新秀精心打造的宛若故里民宿撩开面纱,推开民宿的木门,犹如打开了一幅宋代美学画卷,这里不仅有9间各具特色、配备齐全的温馨房间,更有惬意凉亭、古韵茶室、小桥鱼池、缤纷花草,一个转角就是一处风景,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

IMG_20250427_154905.jpg

  民宿一角。

  “好喜欢这样一方能让我们感到吾心安处是吾乡的美妙感觉的天地。”

  “古色古香的院子打理得很有意境,坐在院子里可以赏霓虹江景,很美很惬意!”

  ……

  携程网上,镇远宛若故里民宿好评如潮,“这里,不仅是客人在远方的‘家’,也是自己在近处的‘诗’,一草一木都由自己精心打理,越来越多的客人一住就是两三天。”潘新秀说,2024年底,宛若故里民宿获评为贵州省“金山级”民宿。为服务好客人,只有9间房的民宿聘请了5名工人,为客人提供超标准化,有温度的服务。

IMG_20250427_150253.jpg

  民宿庭院。

  一间民宿,一段故事,一种诗意生活。在镇远古城,民宿不再是单纯的歇脚处,宛若故里、两湖会馆、循美·河畔、永福荣客栈等一批嵌入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武侠文化的精品民宿成为串联全域文旅的一颗明珠,成为古城画卷的一道“新风景”。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