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中国南宋“平江官窑”在苏州元和塘找到了

2023-03-04 01:42:07 作者:佚名 来源:香港新闻网

香港新闻网3月3日电  2日,来自中国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来到江苏苏州元和塘古窑遗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出土器物。专家们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物的分析研究,进行咨询论证,确认元和塘古窑址群为中国古代南宋时期平江官窑所在地。

“平江官窑”所在地之谜一直是陶瓷考古领域悬而未决的难题,谜团的缘起是一本南宋太常寺编纂的礼制文献——《中兴礼书》。

元和塘古窑遗址发掘现场(姑苏晚报)

该书的《郊祀祭器》一卷中写道:“(绍兴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礼部太常寺言,勘会国朝祖宗故事……今看详欲乞先次圆坛上正配四位合用陶器,并今来所添从祀爵坫并依新成礼器仿《博古图》,内陶器下平江府烧变……”寥寥数语,交待了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宋高宗赵构举行了一次郊祭,祭祀所用的一批陶器,是依据内府提供的《宣和博古图》交由“平江府烧变”。

这一事件有其历史背景:饱经战乱的南宋朝廷在与金国关系缓和后,需要用一场祭祀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而,在金兵的掠夺之下,王室祭祀的礼器已然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令平江府(今苏州)烧制陶器,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铸造铜器,临安(今浙江杭州)制造竹木器。

中国古代南宋时期崇尚秀美淡雅的审美风格,图为杭州博物馆收藏的南宋双面花卉纹金梳背,梳背中间的图样是缠枝花卉纹和云气纹(杭州网)

而苏州承接南宋朝廷的订单,应当是仅此一次。浙江省古陶瓷专家李刚在《南宋官窑概论》一文中指出,宋室南迁之初,祭祀所用的陶瓷器主要由浙江余姚官窑供给,“因平江府只此一次承担了朝廷下达的烧制祭祀‘陶器’的任务,故没有必要专门设立窑场来烧造数量如此之少的祭器。”也就是说,所谓的“平江官窑”,其实是为此次郊祭而特设的临时御用窑。

元和塘古窑遗址位于江苏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元和塘两侧,从2016年至2022年,历经4次考古发掘,被认为是苏州已发现的古窑遗存中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面积最广、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窑业遗存。目前,该地块已揭露出一座大型古窑群和水井、灰坑、水池等文化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数百件(组)。这些出土文物以烧造变形或残破的器物为主,器形主要有盆、灯盏、扑满(中国古人的一种“储蓄罐”)、钵、甑、铃铛、模具、瓷碗、建筑构件等。

前段时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对相关器物进行初步整理时,有了惊人的发现:其中一批早于明代的陶器,器身点缀的龙纹、凤纹、夔龙纹、云雷纹等纹饰,呈现出明显的青铜器风格,另有若干件黑陶器,是高档的陶礼器,很可能是皇室祭祀所用。

 

元和塘古窑遗址出土的陶器(姑苏晚报)

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观察后,认为这些陶器与南宋都城临安旧址出土的器物十分接近。

经后续勘探,证实了苏州元和塘古窑遗址群即是所谓“平江官窑”所在地的考古证据充分,“平江官窑”所在地之谜终于尘埃落定。

在元和塘陆慕境内长2.3公里的范围内,元和塘两岸分布着大型窑址群,烧窑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唐末五代,一直延续至近代。元和塘古窑址群出土的部分陶片上点缀着缠枝花卉纹、梅花乳丁纹等纹饰,是明显的宋代风格。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员王光尧认为,元和塘古窑址出土的陶器在中国古代官方烧造礼器的图册——《宣和博古图》及《三礼图》中能找到对应的器物,“比如《三礼图》中的礼器‘丰’,这次出土的陶器里也有器形相似的。另外,这些陶器的仿青铜风格纹饰,及其烧造的精细程度,都应当是皇室祭祀所用”。

《三礼图》里的礼器“丰”和元和塘古窑址出土陶器(江苏城市论坛)

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瑞近表示,南宋平江官窑的发掘是苏州江南文明探源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果,接下来将持续阐述平江官窑的文化内涵并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完)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