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李四光“洛湾冰川”:推翻“中国无冰川”论断 宣告中国第四纪冰川在贵州发现

2024-04-28 16:47:48 作者:张勇 来源:贵州文化网

1947年,中国第四纪冰川在贵州省贵阳市确定,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翻了当时外国学术权威“中国无冰川”的论断,而且对我国在寻找地下水资源、沙金矿藏以及选定重点项目的工程场址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发现者,正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为深度揭开这一少为人知的重要历史过程,贵人学社专门到贵阳市乌当区洛湾盆地开展走访调查。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字仲拱,蒙古族,生于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卒于公元1971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李四光主要著作有《中山先生教育思想述要》《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

李仲揆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自幼就读于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清光绪29年,李仲揆告别父母,独自一人去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李仲揆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清光绪30年,因学习成绩优异,李四光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送给李四光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还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清宣统2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共和革命果实上台后,南方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去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李四光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决意回国效力。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李四光回国途中特地取道了苏俄首都莫斯科。

1920年至1928年,李四光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在北京大学,李四光有一得意门生,后来成为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四大奠基人之一,他就是贵州籍学生乐森浔。乐森浔,生于清光绪25年,卒于1989年,原籍贵州黄平,生于贵州贵阳市普定街乐家大院,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乐森浔父亲乐嘉荃是贵州著名商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其伯父乐佳藻于清光绪21年参加“公车上书”,参与组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贵州科学会,担任贵州谘议局第一届议长和教育总会会长,创作首部《中国建筑史》。

1928年,李四光到南京国民政府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峥嵘岁月里,李四光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冰原。他多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大量科研机构和人员不得不内迁暂避。1940年开始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李四光率领团队在川东、鄂西、湘西、桂北及贵州高原等地开展科学考察。1944年初,因抗日战事,李四光及其所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到达贵州省省会贵阳,在学生乐森浔的安排下,李四光住进了位于贵阳市东郊乌当区的万松阁。

贵阳,李四光度过了他一生学术研究十分重要的四年时间。其时正当祖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之时,作为全民族抗日战争大后方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敞开怀抱庇护着包括李四光这位中国地质学界的泰山北斗在内的数十万计的祖国沦陷区同胞。共同的热爱和追求,使李四光和他的贵州籍学生乐森浔这对昔日师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李四光和乐森浔同院而居,同桌而食,一起探讨学术,心忧祖国。这份同甘共苦、亦师亦友的诚挚情意在战乱纷争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

贵阳,李四光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冰川遗迹和冰期划分的论著。1947年,李四光在《中国地质学会志》上用英文发表的著名论文《贵州高原冰川之残迹》,引起了当时世界地质界的轰动。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洛湾盆地正式解开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神秘的面纱。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断,李四光带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人员以贵阳万松阁为圆心向四周辐射划定地质考察的范围。经过长时间实地研究,得到了远超出了预期的设想的重要发现。这使李四光预感到,在贵阳洛、乌当盆地存在着决定冰川构成的三大要素,即“冰蚀地貌”“冰川漂砾”“堆积物”。

在深入察看洛湾大坝、乌当大坝等处地形、地貌后,李四光认为:毫无疑问贵州高原发生过局部冰川作用,而且还不止发生过一次。这个论断当时引起了地质学界的轩然大波。在当时流行的地质学理论研究中,通常是以冰流侵蚀、堆积和冰缘证据这三要素决定是否有古冰川存在。

李四光等在贵阳南明河下游发现,较新泥砾片段和残块到处可见,它们曾经形成连片冰碛的边缘,冰碛在被现在的河道切割以前,连接到洛湾盆地东侧高地。在环绕万松阁所在小山的西坡边缘,李四光等科学家发现,这里分布有同样的冰碛物,而这些冰碛物还广泛分布于洛湾盆地的底部,在洛湾村形成一个狭长的山冈,高出盆地底部其他部分约8—10米。

李四光带领地质研究所的同事们经过4年的系统考察与研究,在贵阳东郊冒沙井这个分水岭和对发育在乌当——洛湾分水岭上的不规则面,及万松阁四周一些较高山丘作了详细调查。李四光发现,石灰岩山丘上的石英岩岩块和卵石是被搬运来的。

根据以上发现,李四光团队最终得出结论:冒沙井分水岭由三叠纪灰岩组成,可能属于第三纪砾石所覆盖。李四光认为:乌当、洛湾大坝地层露出完整,地质构造特征突出,古生物化石门类齐全,第四纪冰川及河谷地貌层次清晰,海陆变迁历史有明显珍贵的地质遗迹。李四光在贵阳断言:中国有第四纪冰川,并将洛湾大坝和乌当大坝保存较好的冰川遗迹命名为“洛湾冰川”。

李四光以洛湾、乌当盆地的冰川遗迹这一铁证,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正是李四光与乌当的缘,使中国第四纪冰川理论得到了印证,乌当、洛湾大坝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中国第四纪冰川在贵州省贵阳市确定,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推翻了当时外国学术权威“中国无冰川”的论断,而且对我国在寻找地下水资源、沙金矿藏以及选定重点项目的工程场址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8年,李四光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由凌子风导演执导,知名演员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李四光》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李四光一生科学探索的道路,学术的成就和个人生活的经历。

李四光的学生乐森浔1927年发表《贵阳附近之二叠纪胁形贝动物群》(Lyttonia Fauna),证明贵阳附近有晚二叠世的地层。乐森浔在贵州、广西及广东等省区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地层工作:命名了茅口石灰岩、王家坝石灰岩、新铺中生代地层、安顺淡水螺层、轿子山煤系和蟒山石英砂岩等,提供了"法郎组"时代的化石依据,并指出了贵州上二叠统地层的相变关系。对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作出了贡献。

1944年,抗日战争背景下的中国地质学会第20届年会在贵阳举行,乐森浔参与了年会的主办,宣读了《贵州地质的轮廓》及《贵阳附近之地质构造》。

(张勇)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