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震惊中外的“东华门事件”——贵州双雄勇刺窃国袁贼匡扶民主共和

2024-03-13 19:02:01 作者:张勇 来源:贵州文化网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以中原论之,远在封建要服、荒服之外。这片地域,自汉武帝开发夜郎,设立郡县以来至元代以前的一千五百多年间,一直以郡国并立、羁縻经制并存、土司流官并治存在于华夏版图。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廷在贵州建立承宣布政使司,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勃然兴起。清朝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以后,出现了“乾嘉道文教优,郑莫黎西南名”(《100句快读贵州全史》)的局面。鸦片战争近代以来,贵州人立说著书、大魁科举、兴办洋务、公车上书、创设大学,一时人文蔚起,“万马如龙出贵州”,在全国开多领域风气之先。

  民族民主革命时代,贵州成立科学会、自治学社,第七个宣布独立于清廷而建立民主共和体制。正如晚清著名诗人赵熙(四川人)诗作《南望》抒发的对贵州人的敬慕之情:“绝代经巢第一流,乡人往往讳蛮陬。君看缥缈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改变了人们素来视贵州为"蛮荒偏陬"的观念,为山国人才辈出而衷心赞叹。

  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毓秀路街道有一条街巷叫做北横巷,一北一南与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的南横街相互对应。昔日荆轲刺秦王,曾是家喻户晓的美谈。而在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辛亥民主革命中,贵州同时涌现出了两位荆轲式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当年刺杀袁世凯的“三英烈”之二贵州人张先培、黄芝萌。现存弯曲、窄仄的贵阳市云岩区北横小巷掩盖不住她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闪现的耀眼光芒,这一切都因为曾经在北横巷长大的这位亚洲第一共和国的民主先锋、共和英雄,他就是差点改写了中国近代历史、震惊中外的“东华门事件”的核心人物张先培。

  张先培(1890—1912),字心裁,祖籍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下司镇芭茅冲,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人,同盟会员,在北京陆军贵胄学堂学习,加入共和会北京分会,组织暗杀团。

  张先培之父张梁是清朝末期总兵,因“军功”起家,全家自麻江迁住贵阳南京街(今中华北路157号)。张先培生性刚直,豪爽仗义,在贵阳乐群小学读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经常在与同学朋友的言谈之间流露出愿意舍身尽瘁国事的想法。在贵阳中学毕业后,为了学习进步民主思想,张先培想要东渡日本,其父张梁以其年少不许出国。张先培于是向贵州巡抚庞鸿书申请,也没有获得允许,张先培继上书说庞鸿迂腐。此后,张先培以“荫父亲功”选入京都陆军贵胃学堂。会同贵州同乡黄芝萌(贵州贵定人)、杨禹昌(四川人)等结伴北上求学。

  黄芝萌,字季明,贵州贵定人,少时思维敏捷,生性刚直,豪爽仗义。在小学时就深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1910年,黄之萌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陆军测绘学堂,北上求学在武昌遇杨禹昌和张先培,三人志同道合,遂结为莫逆之交同上北京。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摇摇欲坠,“天子”脚下的北京地区也发生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但是均因袁世凯的破坏而遭失败。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亡图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趁南北议和三次展期期间,派兵侵入山西、陕西,意欲通过假借外债和变卖清廷古玩以充军需,离间革命独立省份,又在京、津两地四处逮捕革命党人,袁世凯种种预谋,为南北战争再起先兆。

  1911年12月初,汪精卫在天津成立同盟会北方支部,汪精卫任支部长,经常往返于京津之间进行活动,觅罗党人。清廷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奸险狡诈,居心叵测,对于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极为仇视。同时期,南方革命党人内部互相矛盾,被袁世凯利用,同盟会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时,同意了立宪党的主张,不以武力夺取政权,把推翻清王朝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革命形势飞速发展,北方革命党人到处联络同志,物色人才,筹组团体。当年,张先培、黄芝萌年方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寻觅真理,追求变革和光明之时。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势力如燎原之火,遍及全国,北方相继成立的革命团体有光复会、革命急进会、女子暗杀团、共和会、铁学会、北方革命总团等组织。

  当时的革命党人普遍认为:“今日之事,惟有炸袁乃可了耳。”张先培、黄芝萌等一批热血青年参贺同盟会北方支部,组建京津同盟会暗杀部,共有男女同志20余人,所需武器由上海运来,并到京西门头沟、十三陵等处荒山演习。暗杀部谋划诛杀袁世凯,保护民主革命成果,捍卫共和民国。

  “东华门事件”又称北京丁字街炸弹案。革命党人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等18人,在北京组织暗杀团,待机除掉袁世凯。在听闻了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后,张先培慷慨陈词:“好男儿当如此,凡君子之举事也,以义勇为天下倡。”他摹汪兆铭、黄复生行刺摄政王之举,托人介绍进见汪、黄,直抒胸臆,汪、黄敬佩。

  民国元年(1912年)初,张先培、黄芝萌等谋划的革命党刺袁活动在加紧进行。1月15日,革命党人打听到袁世凯上下朝的准确时间后,决定次日在东华门一带对袁进行伏击。1月16日,张先培身怀炸弹对同事们相约:“如能幸免,我当再干,同仁有幸免者,亦如是,死而后已。”随即去到“天顺茶楼”佯装茶安伺候。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与神武门在中轴线上,东华门与西华门是紫禁城外朝两座宫城的城门,这两座城门建筑形制相同,而且以中轴线为中心相互对称在紫禁城东西两侧。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构成东西贯穿外朝的横轴,东、西华门分别处于这条横轴的两端。如此建筑布局,既便于百官外朝进出宫殿,还可以减少外朝活动对内廷宁静的干扰,将这一横轴继续向两个方向延伸,又可以到达皇城的东安门与西苑门。

  革命党人布置了暗杀计划,将参与暗杀的人员分成四组:第一组,在三义茶楼伪装茶客。第二组,张先培、杨禹昌等在锡拉胡同天顺茶楼潜伏。第三组,黄之萌等在东安市场徘徊潜伏。第四组装扮行人,在市场附近接应。

  当天上午11时45分,袁世凯从清宫退朝出来,先有护车十辆,袁世凯所乘的是一辆金漆朱轮马车,前后两旁簇拥一批扈从护卫,正当经过丁字街三义茶楼门口时,突然从茶楼上飞出一颗炸弹,轰隆一声,硝烟腾起,马车在慌乱中疾驰而过,刚到“天顺茶楼”门前,张先培继掷一弹击中袁的副车,卫队营管袁振标、侍卫杜保以及两名马巡毙命,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得以侥幸得免。革命党人扔出的炸弹击中马车车辕,炸弹炸死了护卫管带、排长各1人,亲兵2人,马巡2人。袁世凯本人被扣在被炸翻的马车下,逃过一劫。但从此袁世凯就不太敢出门了。自从1912年上半年住进中南海,直至1916年6月,四年间袁世凯只有四次走出过中南海的大门。

  北京卫戍军警闻讯赶来包围现场,搜捕嫌疑人员,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等10人被捕。在先培身上搜出蒲叶襄着的炸弹,又到贵州会馆内查出手枪、子弹、照片等物,其他人员获保释,先培、芝萌、禹昌3人遭禁卫军统领兼北京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用电刑逼供,张先培等坚贞不屈,没有供出革命党同盟会同志姓名,并痛斥“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国人恨之,诛炸袁贼是出自爱国热情……”。

  在狱中,张先培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我不得为共和国之新民,尚可为共和国之新鬼,死有何憾”!黄之萌自知必死,留诗以表心志。其诗曰:"朔风砭骨不知寒,几次同心共此甘。在昔头皮拼着撞,而今血影散成斑。天悲却为中原鹿,友死犹存建卫蛮。红点溅花飞满地,层层留给后人看。"1月19日,袁世凯知无供词,恼羞成怒,竟诬张先培、黄之萌等为“土匪”,命令军政执法处处决先培等3人。

  当晚,陆建章令下属以棉花裹住先培、芝萌、禹昌的身躯,浇透煤油,纵火活活烧死。革命党人侦悉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三人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当晚悄悄将三人遗体运走,将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和先于他们牺牲的彭家珍烈士骨骸一同安葬在北京三贝子花园荟芳轩南面松林内(今北京动物园中),竖碑铭志,被誉为张黄杨彭“四烈士墓”。

  1913年,南北和议告成。中国同盟会领导人黄兴、陈其美北上到京,对张先培、黄芝萌等三人的英勇作为和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革命精神十分敬佩,立即恤千金治丧,追认黄之萌等三人为革命烈士,将遗骸移至北京三贝子花园荟芳轩南面,与炸死良弼而牺牲的彭家珍烈士合冢,称四烈士墓,并立墓碑述其迹,供后人仰止。

  张先培、黄芝萌等三烈士诛锄袁世凯虽未达目的而受害牺牲,但革命英雄行动却震撼了民贼袁世凯,使之认识到革命的力量真不可侮,人民群众的威力实不可欺。10天后,即民国元年1月26日,袁世凯即与北洋军将领段祺瑞等47人联名通电全国,反对君主立宪,确定共和政体,吁请清帝退位,与南京国民政府议和。对此,时人曾评论:"袁世凯幡然为民国,实张先培、黄芝萌一击启之,关系良非鲜浅。他日纂次民国开基勋劳,先培、芝萌谅不居二等也!"

  张先培、黄芝萌等人刺杀袁世凯事件发生后,全国上下深受鼓舞,对其英雄壮举由衷起敬,民国小学的国语教科书里列入课文:"烈士的精神,干!干!干!烈士的武器,炸弹!炸弹!炸弹!对准窃国大盗袁世凯,轰!轰!轰!"

  张先培母校贵阳乐群小学于1912年11月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贵州教育总会敬送的一幅挽联,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无比推崇和深切告慰:"荆轲刃,张良椎,皆成陈迹。使惊天霹雳手段,推翻专制,海内骇然。虽误中副车,已大寒敌胆,令满廷觳觫逊位,万物昭苏,伫看铜象旌功,崇拜吾黔真义侠。雍们琴,渐离筑,别有伤心。听薤露慷慨悲歌,凭吊古今,男儿死耳。纵牺牲生命,掷代价头颅,迨民国建设完成,九原告慰,知必英灵不昧,欢呼万岁大共和。"

  张先培的同学们伟其功而为之歌,歌云:江汉滮滮阵云恶,民军戢翼汉军泼,忽然一炸从天来,八旗子弟心胆落。博浪沙中奋一推,祖龙未碎心为催。争夸一代补天手,谁似前贤爱国心!秋雨潇潇风腊腊,应许英魂返麻峡。城郭人民依旧在,惆怅空枝绕三匝。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褒扬四人的革命业绩,为四烈士在西郊农事试验场,俗称万牲园营建墓地,并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三烈士原葬北京北面荒郊,墓地建成后迁入。整个墓地用艾叶青石建成,正中立约8米的纪念碑,碑上刻"四烈士墓"。四烈士即安葬于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面的石冢下。

  贵州人革命义士张先培、黄芝萌壮志未酬,赍志以殁。刺袁义举虽只是短暂一瞬,但其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英勇就义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却铭记在人们心中,是永远值得缅怀的。张先培、黄芝萌、杨禹昌被窃国大盗袁世凯用煤油烧死,民主先锋勇士们在烈火中得到了时代和人民赋予的永生。传播他们为民主为共和而牺牲的美名和伟烈事迹,则是每一位贵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张勇)

  统筹:刘禹涵

  责编:游正芳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