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红军是干人的军队——追寻红军长征过大木的足迹

2021-09-30 18:14:58 作者:冉静 来源:贵州文化网

     ●冉静

    2016年初秋,从贵阳市修文县城出发,我们乘坐的红旗轿车在山路上穿行,上午十时许,到达了该县东南面六屯镇大木村。
    贵阳市修文县境内近三分之一地区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村寨。大木村是布依族聚居村寨、原大木村村长86岁的李忠成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中央红军过大木村的故事。
    1935年4月2日,中央红军第五军团先遣团,从息烽猫场出发,经枧槽坡进入修文,4月3日在格都堡、(今都堡村)长田和大木寨(今大木村)一带宿营,红军官兵们穿着衣服虽说不整齐,可是个个生龙活虎,见到村民就亲热地招呼“老乡”,看到年岁高的就叫“老大爷”、“老大娘”听到这呼声,村民们心里甜蜜蜜的。红军所到之处,始终坚持铁的纪律,坚持不扰民,部队驻扎城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真诚帮助当地贫苦百姓。赢得村民的信赖。

大木一带过往的部队不知有多少,只有这支部队做事使人想不到,他们刚放下背包和步枪就忙开了。有的帮村民挑水砍柴,有的打扫院落,有的帮村民修理圈舍,有的站岗放哨,有的四处写标语贴布告,有的在龙洞口等村外挖灶生火做饭。他们就是不打扰村民,不做一点儿有损当地村民的事儿。
    大木村本来是一个原始的布依部落,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红军,更不知道红军怎样,以为天下的军队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听到驻守六屯的国民党官兵的反动宣传”共产党是一支匪徒,他们走到哪里,不仅烧、杀、抢、掠,还要共产、共妻。”因此,红军还没有到达大木吓得村民大部份跑进山里,躲着不敢出来。
    一位村民是听说国民党反动宣传。因为不了解红军,对红军产生恐惧心里而闻讯跑出去躲藏起来的。红军走后,他回来看到家里桌子上有本家主人,路过此地,住在你家。坛中干鱼,总有一斤,留毛三毫”的快板诗,感动不已。深知红军是纪律严明.真正的人民的军队。

乡贤李孝凤告诉记者,听爷爷回忆,红军来到村里后他主动拿出甜酒冲水给战士们喝,红军战士要给他钱,他不要,战士说,不要不行,买卖公平,我们红军不像你们想的象土匪一样对待百姓。红军官兵不仅没有骚扰老百姓,还给村里人送物资,告诉村里人,他们是穷人的部队,穷人不用怕。

老百姓回到村庄,大家见到很感动!红軍哪里是匪?完全是为百姓着想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哪里找?有几个白发老人惭愧得直胸脯说:“早知道是穷人的军队,我们应该为他们做饭、帮他们了洗衣服,送点粮食呀!为什么还要跑出去躲藏起来他们呢”?

77岁的村民李忠元听父母讲,红军到修文之前,先头部队侦察官兵化装成磨刀师傅来村里探路口。寨子里有几棵巨大的银杏树,红军到来后就在树下休息,设立宣传点写标语, 打快板,唱革命歌曲,留下了“红军是干人的军队”,“取消一切高利贷”、“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打土豪”分田地等大幅宣传标语,其中一条标语“红军是干人的军队”历经风霜雨露,岁月悠悠,依然清晰醒目。
    布依村民用自制的米酒和玉米酒加中草药泡制的药酒为红军病员理疗治伤,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红军走后,国民党的县、乡地方官指令保长组织民丁来洗刷红军标语时,布依村民立即砍柴来把红军标语盖住,有的不仅用柴捆遮掩,甚至还将巷道堵死,布依村民订下违约三章,保护红军标语,留下弥足珍贵的散发着墨香的红军标语。为怀念红军。布依村民将全寨酿制的米酒都称之为"大木红军酒。如今,该村有20多家村民酿制的米酒。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夜晚,大木的天空繁星点点,布依村民像过节一样高兴,跳起欢乐祥和的布依族舞蹈,他们向亲人红军官兵献上一杯杯甘甜爽口的美酒,红军官兵忘记长途远行的疲惫,尽情地欢歌,整个布依山寨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86年前,红五军团在这里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匆匆行军,成功跨越北盘江、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最终汇入抗日中坚力量。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曾说过:“长征是生命的河流,需要我们用灵魂去感受,我们的旅程,注定了是山也遥远,水也遥远,路也遥远,但是沿着遥远的山,水和路,对比着今日和往昔的巨大变化,我们一定能收获很多”。

我也想起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今日之盛况,正如你们所愿。

2021年8月7日立秋,我随贵州省散文学会采风团,再次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它的巨大变化令我感慨万千。

烤烟,猕猴桃产业让大木村民率先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一、二、六组的群众思维不一样,发展农业产业很困难。如何让这三个组的群众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摆在村支书李福贵和一群村支委班子面前的又一难题。大木村是一个布依族古村落,也是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重拾传统文化既是传承又是村寨发展的新契机,他动员群众每年定期举办六月六、三月三等活动,大搞农家乐,发展第三产业,一个村的观光农业在三年之间迅速成熟起来,12家农家乐每年收入达400多万元,2018年游客接待达到10万人次。同时,他通过招商引资,和贵阳市旅游投资公司,修文县旅游投资公司等外面企业合作有人2000多万元打造大木金叶旅游度假村,如今的大木村,生态猕猴桃、柿子、烤烟三大产业竞相发展,形成了"吃、住、玩、乐"的乡村旅游格局,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420元,5年时间内翻了两番,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体验示范村。

“我认为首先是大木党员干部拥有较高的素质,而且拥有高度的自觉”!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明对此颇有思考,张明告诉记者,大木的党员干部们大多经过严格的选拔,无论业务素质还是政治素质,自我修养,都经得住考验,所以经得住大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在与大木的党员干部们的交流中,记者还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一种敢抓敢管,敢作敢为的精神,这或许就是支撑着大木人不断进取的核心力量——大木精神。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