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诺奖作家莫言、古尔纳对谈:人工智能面前,文学应寻找独特性,汲取世界资源

2024-03-14 16:59:28 作者:佚名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古尔纳曾说,“我有两个家,一个住在心里,我每天都牵挂着,另一个是我实际居住的家园,这两个家,一个都不能少。”他书写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东非沿岸地区,主角多来自他的故乡桑给巴尔。对作家莫言而言,高密东北乡是他的家乡,而世界是另一个家园。3月11日,两位诺奖得主相聚在北京师范大学,展开了“文学的故乡与他乡”的文学对话。

  莫言 X 古尔纳

  文学院副院长张莉教授担任现场主持

  读过《红高粱家族》的古尔纳,在现场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语言描写、叙事方式及其所带来的“气息”,他称赞莫言的小说特别擅长书写一个普通人在宏大历史中具体经历了什么,这对于读者而言是具体可感的。莫言则从“讲故事”的角度强调,作家的写作一 定脱离不了自己的故乡,他以古尔纳的《遗弃》为例表示,小说家不会像历史学家一样全方位、立体地描写一场巨大的变革,小说家更擅长的是“由小见大”,从一扇窄门进到宽广的世界中去。

  ▲ 中间图为马骏校长代表北师大向古尔纳赠送礼物

  非洲对于古尔纳来说是“故乡”,对于莫言来说则是“他乡”。莫言认为过去从作品中了解到“文学的非洲”与真正看到“现实的非洲”有很大不同。他曾在玛拉河边等待着看成群结队的动物“英勇”过河的壮观场景,但始终没有等到;那些有耐性的、美丽的金色鳄鱼,的确会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任凭飞鸟落在它们身上,任凭阳光曝晒、劲风吹拂;而当眺望“乞力马扎罗的雪”时,他突然理解了海明威小说中那只高山上冻僵的豹子——“它是为了追寻光明和理想爬到高山,它的牺牲有一点壮美的境界。”

  ▲ 桑给巴尔港口、东非出土的永乐官窑青花瓷片

  对于古尔纳而言,非洲则承载着不同的记忆,他的故乡是非洲的一座小岛,那里有大片的海滩,正如他曾在中国行演讲中提到了郑和船队的历史往事,这些给予了他想象世界的入口,他在3月7日于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办的与作家孙甘露对谈活动中如此具体表述,“所有的经历都已经成为我脑海中共同的影响来源,无论是莎翁的传统、‘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现代美国文学,或许以后我会说中国文学也是影响我写作风格的来源之一。”在北师大的活动现场他继续说道,“我们的海滩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和世界进行着连接,与世界的其他文化进行着跨大洋的交流。”莫言有感而提出,随着作家创作经历的延长和活动半径的扩展,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纳入作家“故乡”的范围中。

  3月7日

  “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对谈

  上海思南文学之家

  3月8日

  参观宁波天一阁、体验非遗

  3月12日

  参观现代文学馆的名家手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鲁迅文学院院长吴义勤、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胡邦胜等陪同参观

  世界对于两位作家而言还意味着多重身份的建立和交织,古尔纳同时是非洲文学、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莫言如今则多次表示自己正在转型成为一位剧作家。如何在两种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古尔纳认为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都是他的志向所在,两者间不会难以平衡。在写作学术专著和论文时,他会采用学术化的语言、丰富的支撑材料以及权威的口吻,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而在写小说时他是完全自由的。莫言也向古尔纳介绍了自己创作戏剧的初衷与心得,他曾三次去往莎翁故居,走遍了那里的大街小巷,还在斯特拉福德镇的街心公园发现了一座牡丹亭,“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东西方的伟大戏剧家,《牡丹亭》突破了生与死的界限,情到至深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爱情高于生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也是如此,可见伟大作家捕捉到了人类情感深处的相通。”

  ▲ 莎翁故乡斯特拉福德镇的牡丹亭和雕像 / 新华社 图

  基于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书写以及多重身份带来的开阔视野,形成了作家的个人风格,这也是现场莫言提及优秀的作家不必惧怕人工智能的理由所在。他笑称科技的进步往往为文学插上新的翅膀,自己和古尔纳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失业”,“因为作家独具个性的形象思维是AI永远无法替代的。这种思维的获取,需要从本民族传统里面寻找不可代替的资源,并且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接触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与现实追求,让文学可以真正走向世界,而这正契合了古尔纳先生的文学追求,也是今天这场对谈得以展开的基础。”同时他也提醒年轻一代作家不能轻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面对人工智能的出现应有更多写作上的变化和应对。

  由此,活动主持人、评论家张莉将话题引向了创意写作,莫言表示多年来北师大的写作教学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学生们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优秀作品,部分学生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创意写作工作坊定期组织改稿会,邀请批评家、作家和编辑共同研讨学生的作品,“通过这个形式可以为文学队伍源源不断地培养作家,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就会成为文坛的主力军,‘北师大作家群’也将从梦想变为现实。”他对如今创意写作正式入列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尤为欣喜,表示未来创意写作将有更多发展前景。

  古尔纳颇有兴趣地回应表示,自己虽然没有直接教授过创意写作课程,但他此前任教的大学以及英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这一课程,选课人数超过了文学类其它课程,足见学生的喜爱程度。“初学写作时需要自己学习摸索,写完后要尽可能请别人阅读,了解读者的意见。”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指出正确的写作方向,教他们如何能够被读者熟知、理解与欣赏。这是古尔纳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送给创意写作学科的建议。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主办方

  原标题:《诺奖作家莫言、古尔纳对谈:人工智能面前,文学应寻找独特性,汲取世界资源》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