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剧

独家对话|专访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谢飞

2021-05-29 23:29:01 作者:彭俊 弟辰晨 邓雨萌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彭俊 弟辰晨 邓雨萌):2021年5月28日,在第十五届FIRST青年电影展“电影的,未来的”发布会上,央视网快看采访了著名导演谢飞。谢飞是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湘女潇潇》《本命年》《黑骏马》等。故事片《湘女潇潇》,任导演之一,获得1988年法国蒙坡里埃电影节“金熊猫”奖、1988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唐·吉诃德”奖。导演故事片《本命年》获1990年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银熊奖”、1990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央视网记者:如何看待FIRST青年电影展这几年的变化?和国内外其他影展相比,它有哪些特殊性?

谢飞:FIRST青年电影展,它是从一个学生短片起家,然后慢慢往长片走,主要目的就是发现新人。我大概是第5届去当评委会主席,就发现他们确实是对青年导演的处女作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而这个东西能够做成一部长片,对一个青年导演的成长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东西。

央视网记者: 您曾说要拍留得下来的电影,什么类型的电影才能留得下来? 

谢飞:像中国电影,从1905年到现在也是拍了几万部电影了大概。但是现在,比如一些史论家,特别1949年以前的,一提就是《神女》,就是《小城之春》,其实这两个电影,可能《神女》当年还可以,因为它有个明星叫阮玲玉。那个《小城之春》在1948年拍完基本是没人看的,但是它的文化和东方韵味在几十年后就被发现了。所以留得下去的电影就是属于它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它的表达能力,能够开掘到人性是人类存在的价值这样一些不受时代局限的主题。

央视网记者:虚构的故事无法展现真实的社会,在您看来,电影写实的魅力在哪些方面? 

谢飞:现实主义写实可能还是电影艺术形式的长处,容易达到观众被感动、被理解。而想象和浪漫在过去我们那个时候,胶片做特技简直是困难得不得了,做出来也不怎么样。可是现在确实是数字技术你是天马行空,包括现在所谓很多玄幻、什么迷幻、古装片都有,但是那些东西看多了,你会发现观众有审美疲劳,反而它没有说服力。观众真正感动他的,还是你透过这些东西表达的真实的事情、情感和思想。

央视网记者:您从高中时代就开始观摩电影写笔记,到现在为什么还坚持在社交平台撰写影评?

谢飞:网络太方便了,我也看很多豆瓣的那些人,写这些观感,觉得很多写的很专业,特别他们提出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资料,使你对电影的理解更丰富一些。那么,我也把我的观点贡献出来,跟网友们就有一个交流,我觉得是个非常好的事。

央视网记者:对青年电影创作者有哪些建议?

谢飞:就是说一定要明白,数字技术有了以后,视听手段是人类必备的一个表达手段和工具。你要把文字关(过了),扫了盲,你会用文字去表达。不是人人都是作家,但是当你视听手段都会了以后,不是人人都是好导演和好编剧,所以还是人文修养、文化修养是非常关键的。至于你有没有这个才能,你有没有这个机遇,这都是要靠你自己去发现的。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