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选粹

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之路探索

2022-05-12 22:01:13 作者:陈惠君 来源: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

        摘要:传统手工艺是指历史上产生并以活态形式传承于民间的、能够充分反映一个民族智慧、审美情趣与工艺水平的传统手工技艺与技能。苗绣作为广泛流传于贵州苗族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仍较好地沿袭了其历史传统风格。受现代化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现在已处于濒危状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手工艺古代、近代到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代村落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联系,试图探索一条促使乡村传统手工艺更好融入现代化生活的途径。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苗绣;村落;融入现代生活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材质、不同手段和形态各异的手工艺及其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或是用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或是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特殊需求,或是寄托某种情感。由此,创造出了庞大的民间物质文化体系和相关的知识体系,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数百上千年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推动了城乡建设的发展。

在知识匮乏、各项物质相对落后的苗族传统村落,地理条件、经济等因素制约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传统手工艺特别是一些具有古老意义的独特的,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技艺几近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道路的扩展及贯通,现代生活方式的注入,人们思维观念的逐渐更新,女孩子们也可以从小进入学校读书,学习传统手工技艺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减少,即便是已读完书的孩子也会选择外出打工,生存环境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家对于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手工技艺不再热心。加之现代文化形式以及商业化的多元化冲击,人们对传统手工艺也不再重视,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苗族妇女人人都会挑花,到了七十年代只有中年妇女会挑花,到了九十年代仅有老年妇女还掌握挑花技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研究传统手工艺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对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濒危的状态、现代村落的动态发展的研究对于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本文想尝试从传统手工艺的古代繁荣发展、近代发生演变到融入现代生活之路进行探索思考。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大歹村为例,通过对大歹村的苗绣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把当地较落后的传统手工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

一、繁荣发展的古代传统手工艺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手工艺始于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和工具的制造与使用。古时候,人类利用石块、木头、树枝等自然物品制成工具,来获取食物和防御野兽。人们对火的利用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农耕作业的收获使人们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于是,“神农耕而作陶”,产生了制陶的工艺技术。中国在秦汉时期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了竹器业、铜器业、造船业、制车业、制漆业、草药加工业、丧葬品加工业、珠宝业、金器业、玉器业等等。进入隋唐时期之后,织锦坊、染坊、纸坊等民间作坊遍布各地城镇,品种繁多的生活用品与内容丰富的社会生活相得盈彰。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发展到了清代,已是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产业,它的行业内部有了更为精细的分工,工艺技术的规范也向着条理化、规则化发展,各类物品的结构与造型越来越精致。而文人士大夫阶层对精致生活的需求使得其中的一部分手工艺产品已经开始转为艺术品。园林、家具、雕刻、髹漆、陶瓷、服饰以及文房的制作过程中,其雅致的趣味通过手工艺人在器物的结构、造型、装饰等方面表现出来,因而对清代及后世的手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种精美的作品不断涌现,有许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古代,中国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覆盖了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上到皇帝的衣服、生活用品,下到民间出嫁用的嫁衣、丧葬用的纸人纸马。尤其是宫廷和庞大的官僚机构对高档手工艺的需求曾极大的刺激了它的生产,使金、玉、漆、木、丝织、刺绣等行业的技艺登峰造极。

二、传统手工艺近现代的演变

辛亥革命引起的政体骤变,使龙袍朝珠、顶戴花翎一夜间被废除,带有封建等级烙印的手工艺立即失去了市场。但这只是市场缩小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晚清以来,西方生活用品源源输入中国,逐步占领了大都市的市场,就连慈禧、光绪都有了钢琴和沙发。这样的实用手工艺的生产必然受到了排挤。

到了近代,传统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长期还停留在清代风格之中,原因有的是父子师徒世代相继的传承方式,使技艺和风格走向程式化,一时难以扭曲。有的是近代文化转型的不平衡性,使传统手工艺无法迅速与时代靠拢。上个世纪初叶,当很多大都市已经开始出现西装的时候,落后边远的地区还在给少女裹足,社会上出现了古今混杂、中西并举的现象,传统手工艺有些无所适从。于是有些人就开始以创新来争取市场,一些人又想推陈出新,又丢不开传统观念,于是就产生了非中非西的混合风格。只有刺绣在不自觉地发生了比较彻底的蜕变,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刺绣图腾等各式纹样。唐以前的绣品以实用及装饰为主,刺绣内容与生活上的需要和风俗有关。宋代时,除实用品外,绣画出现。明代刺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绣工艺了,转而成为了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最典型的有"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一)生产方式不同

20世纪中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大多以和家族传承和创办工艺美术学校两种方式来培养后继人才。在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厂难以坚持下去,只能倒闭。而个人的小作坊却逐渐兴起,手工艺生产以手工为主,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是单独完成,与工厂里的批量生产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大量的实用品由工业化批量来生产、如日用陶瓷、家具;而少量的精致工艺品由小作坊精雕细刻,如珠宝、金银首饰等等,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同就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手工艺产品脱离生活

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衰落更直接的原因是中国人的崇洋媚外。如开始喜欢单调的西服、单一的西式住房、蒸汽火车头等等。而传统手工艺品除了换取外汇之外几乎没有用途。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的生活蒸蒸日上,崇洋媚外的思想也愈发严重了,家用电器的普及、居住环境的改善、私家汽车的增多、高速公路的延伸、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都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平日里的生活所需,主要依靠的是工业化产品,因此传统手工艺产品渐渐脱离人们的生活。

(三)再生之路

在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有的以传统样式来表达深远的历史;有的让它的技艺和风格分离,然后再与现代元素重新组合,随之融入到工业化社会的环境中获得再生。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生产方式交织在一起,淳厚的民风民俗与时尚前卫的生活方式相伴而行;古老的手工技艺与现代机器生产共处同一时空,呈现出既矛盾又融洽,既分离又和谐的局面。民族民间艺术因此受到挤压或追捧,正是这样的现实背景使然,也是时下贵州在社会变革转型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真实写照。

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的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风格和技艺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刺绣工艺。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再与现代材料工艺相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承,形成似古非古的现代样式,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装。这种形式既能寄托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适应现代化环境,生命力将十分顽强。上述三种类型中,后两种都以风格和技艺的分离为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的“蜕变——再生”的规律。

关于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保护研究,有学者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认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要符合市场规律,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或植入旅游发展中才能保持更好的活力。同时要将古村落保护纳入到产业开发的大格局中,结合当地传统文化对古建筑采取保护修缮及功能转换等措施,以期达到古村落的适度开发与永续修缮的目的。[2]

三、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大歹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北方向,距离县城25公里,坐落于月亮山其中一个山头上,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山区少数民族村寨。自解放以来,全村群众依旧过着刀耕火种、肩挑背驮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极为低下,为从江县最为贫穷落后的村寨之一,全村基础设施差,村民文化低,仍延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模式,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是丙妹镇比较贫困的行政村。

尽管大歹村十分贫穷,但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青山环抱,古木苍翠,风景十分优美,也许正是这样的自然人文资源环境,孕育了最具独特韵味和神秘的苗族民间文化;也许正是这种与世隔绝,使得原始而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能够经过悠久岁月的洗礼而积淀下来;这里民风淳朴,蕴藏着深厚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留给大歹人民最宝贵的遗产。

大歹村全村妇女基本人人会刺绣,家家会染布,只是因为相对闭塞,导致其绣品纹样、技法及创意思维的局限性,绣娘们只会绣,不懂得创新,更不懂将绣品转化为商品,走入市场,以至于更多的传统手工艺品只是家用,满足自身的吃穿用和基本生活,并没有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针对大歹村的现状,我们需要借助于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及自然人文资源,引导刺绣类传统手工艺向产品转化,抓住文创旅游产品制作工艺的要点,在服装配饰类、办公用具创意类、箱包类作出更大的创新体验,促进绣娘们和文创产品公司团队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当地妇女将现有的传统手工艺转化成为市场产品的意识,培养一批具备“非遗”文创旅游产品生产技能的手工艺人及生产团队,帮助大歹村“非遗”产业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

大歹目前还保持着珍贵的传统农耕稻作文化,因此,大歹村的传统手工艺的开发可以围绕农耕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将农耕、织布、蜡染、刺绣这一系列完整过程来呈现我们“非遗”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农耕带织布,以纺织带蜡染、刺绣,促进系列发展;进一步改善村落文化场所,扩展文化空间,创立村一级的的“非遗”文创产品体验馆(分别创建织房、染房、绣房等),以“非遗”助力脱贫,请专业的设计团队为其设计能展示其地域风格和文化内涵产品,培养引头人,以一带十、十带百,成品由政府负责联系订单,最终受益一部分按酬劳分发给绣娘;亦可建立家庭作坊,利用劳作之外的时间对绣娘们进行传统技艺技法的梳理和生产技能的培训,让她们接受新的材料(如布艺、皮艺等),使绣娘们能更好的在家就业。

大歹村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山区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节庆活动自然非常的丰富,有苗年、芦笙节、苗族斗牛、六月六、鼓藏节等。每当节庆的时间,苗族同胞身着民族节日盛装欢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大多的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年轻人的守护与传承。然而,现在不少年轻的90后、00后,有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了,有的虽然也过节,但对相关文化和许多习俗却知之甚少。所以让他们加入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发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了解黔东南,了解从江,了解大歹。使大歹村丰富的传统节庆活动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歹村的传统刺绣,染织工艺。

结语

在贵州及类似的偏远山区,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村落,人民生活困苦,基本温饱都难以解决,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之路更是难上加难。加之:

(一)日常着装的汉化。

当地大部分村民日常生活大多已经少穿或不穿自己本民族的服饰,这一现象在青年人、外出打工人员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传统民族服饰仅仅只是在节日、庆典、丧葬、婚礼等仪式上才穿着。

(二)传统手工艺技术落后。

具有精湛手艺的老人,特别是会一些工艺复杂的刺绣等技艺的老一辈绣娘已渐渐老去,新一代绣娘对刺绣技艺非常的生疏,已呈现后继无人状况。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等因素制约和改变了这种传统手工艺的传播。商业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打工热潮,村寨中的人大多数跑出去打工,大都不再愿意学习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除技艺传承危机外,图案纹样中的文化意义已逐步忘却和失落,年轻人也已不愿意了解其中的文化内容和图案的含义。这种风格和技艺的双重落后直接影响了他们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所以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之路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艺乙.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J].江苏社会科学,2011(05):223-228

[2]柯培雄.城村古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J].武夷学院学报,2015,01:1-4+11

作者:陈惠君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