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评介

2022-05-12 22:07:41 作者:李荣启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已有14个年头了。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其学术性和应用性已被学界公认。目前,该书有三个版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的学术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教材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的教材(修订版)。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2019年再次修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新版本近期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已经编撰、修订了四个版本,足以见出这部书深广而不衰的影响力。

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已有14个年头了。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其学术性和应用性已被学界公认。目前,该书有三个版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的学术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教材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的教材(修订版)。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2019年再次修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新版本近期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已经编撰、修订了四个版本,足以见出这部书深广而不衰的影响力。

一、本书的成书背景与过程

进入新世纪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已逐渐形成热潮。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主导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全面的整体性保护阶段。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开启了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历程。我国于2004年8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加入了《公约》,成为较早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

为了更好地履行《公约》,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发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加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文化传承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研究员担任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题组于2004年9月成立,课题组成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组成。参与课题研究的学者参加过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学术研讨活动,诸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1年主办的“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2002年、2003年、2004年举办的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通过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问题,课题组成员有了较宽阔的学术视野和一定的理论积累,并深感有责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里努力开拓,尽快取得富有学术性和实践价值的新成果。

课题组成立后,便着手酝酿本课题的研究和写作,于2004年11月拿出了初步的写作提纲,并邀请院内外2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认真论证。在充分吸收专家学者意见和进一步修改提纲后,开始分工写作。为了切实了解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获取到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成员奔赴广西、贵州、云南等多地进行实地考察,为做好本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初稿完成后,大家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和互相修改。全书基本定稿后,又特别邀请著名学者乌丙安、刘魁立两位先生审读书稿,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他们的意见,课题组对某些章节作了调整和修改。最后由王文章、陈飞龙、李心峰统稿,王文章主编定稿。

2006年10月,本书学术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后又重印一次。本书出版后,在学界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2008年4月,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李正堂先生提出,鉴于目前不少大学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但缺乏教材,而社会性培训也需要教材,希望将本书改编为教材出版。主编考虑到本书问世后两年多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发展,也需要理论研究更具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新思考、新概括,初版应该修订。因此,决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学术版的基础上,改编成教材出版。依据教材的体例和要求,作者们对原书各章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调整。2008年10月,本书的教材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5月第2次印刷。再后来,鉴于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和施行以及本教材出版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发展,需要进行新的理论阐释和经验概括。为此,作者们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本书的教材版作了认真的修订。2013年5月,本书的教材(修订版)仍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13年至今,这本教材(修订版)已使用了7年。这些年,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还是保护理念,都有了新发展和新变化。同时,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因此,主编决定对教材(修订版)再进行一次充实与修改,使理论研究成果更加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使本书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经过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再次修订的第四个版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已于2019年底定稿,近期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

二、本书的内容与特点

本书是从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力图构成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这是本书的基本思路。同时,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各版本均由“序”“正文”“附录”组成。学术版正文由八章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为什么现在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问题,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总体原则的把握,概述本书的研究思路和要阐明的基本问题。第二章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辨析和释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论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为全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历时性、共时性及重要时代价值的维度,建构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的、丰富的、动态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依据相关国际文书的有关表述,探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五章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历时性地描述了中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对取得的成绩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了深入概括。第六章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以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为例,对当代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机构和资金投入进行分析比较,为促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第七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依托文化学与艺术学上的分类研究成果,在辨析世界遗产及人类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际文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进而提出了本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立足保护工作实践,深入论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理念;强调保护实践中人的因素,学理性地探讨了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书的教材版是在学术版基础上改编的,只是将原书的第八章扩充为两章,即: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第九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充实了一些新内容,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措施。还依据教材的特性和要求,各章正文前均增加了“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后设有“主要结论与启示”“学习评价”“学术动态”“参考文献”栏目。为加大信息量,教材中还增设了约40个“专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链接。本书的教材(修订版)在各章修订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十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全面介绍国际、国内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较全面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体系和机制,指明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教材(修订版)还根据内容需要,增加了20余幅图片,这些图片均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本书站在历史与文化的总体高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纵观全书,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理论创新性。一般而言,“概论”性质的著述,大都是在一个学科已经走向成熟并获得较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为了系统总结、概括阐述该学科的基本研究成果以供教学之需而编撰的教材。显然,本书不是这种类型的“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尽管在研究成果上有了一些积累,但因尚未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原理、规则和方法,缺少一定的理论体系,距离构成一门系统、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仍显遥远。因此,需要学者在基础理论层面上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学术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作为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从学理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问题,必然富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性。本书在基本概念的厘定、保护价值与意义的分析、保护与传承规律的把握、中外保护实践的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理念与原则的确立、保护方式与方法的提出等,均能体现出作者们富有综合创新性的理论探索。

第二,现实针对性。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应指导实践。2004年开始编撰本书时,恰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刚起步不久,面临着一些重要的、迫切的、原理性的问题,以及保护实践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诸如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质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其各自应履行哪些责任与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秉承的理念、原则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哪些保护方式与方法?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书从原理上阐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认识、观点理念及方法论问题,并紧密联系保护实践探讨各种实际问题,阐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去做,力求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理性的指导,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研究方法的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研究客体,其承载着社会、历史、文化、民族、民俗、语言、心理、艺术、审美等多种信息,它与人类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相生相伴,它与民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这种丰富多面的性质,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依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和需要,借鉴和运用了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的视角和研究成果,采用多学科渗透、融合和多角度考察、阐释的综合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三、本书的价值与影响

本书出版后,不仅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获得了学术界的肯定和赞誉;而且出版十几年来已积累了广大的读者,凸显在提高民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促进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等多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并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本书是从学理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既通过抛砖引玉式的引导,使学界关注并深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又以自身的研究成果,为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而,本书的出版彰显了突出的学术贡献。

本书的编撰坚持理论研究紧密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通过具体丰富的个案和实例,阐释理论观点,引导读者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地位、价值、作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和现状,知晓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等。这对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促进广大民众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书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前瞻性地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其所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等,引领和指导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合理化的轨道。如本书“导论”中提出,活态流变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们的保护是为了发展。没有保护,难以发展;而没有发展弘扬,保护也就失去了重要的意义。此观点不仅被十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而且符合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传承中华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又如本书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秉承的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以及保护的基本方式与方法,即建立名录保护制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有形的形式,运用数字化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与妥善保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生长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其活力,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保护传承人,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立法保护,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本书中,王文章主编首次提出了“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以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理念,他指出:“剪纸、年画以及其他很多手工艺制作项目,都可以作为艺人生产、生活方式延续传承。甚至可以通过资源重组,以产业运作扩大生产规模,扩展营销市场,从而使这些项目得到弘扬和传播。”① 如今,“生产性保护”理念已深入人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已被成功地运用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生产性保护不仅有效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惠民、富民、助力扶贫,造福了广大人民群众。本书提出的诸多有的放矢的理论和灼见,均已逐一落实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本书改编的教材及修订后的教材一直畅销,是普通高等院校、文化及相关系统培训所广泛使用的、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科书,其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将面世的第四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再次修订中又融入了不少新内容、新理念。此书不仅重新梳理了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而且在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章节中,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理念,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涵盖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技能;二是该项目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等文化传承;三是传承人自身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为了引导读者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创新发展,书中论及树立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时,增加了“贯彻‘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的内容,论述了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解,以及怎样科学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尺度,并提出贯彻落实“双创”方针,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与途径等。旨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遵循自身的本体特性和发展规律,固本守正、科学保护;同时,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在守正创新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之更好地融入生活、造福民众。新版《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值得期待,它也必将在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教育教学及保护实践中绽放出新的光彩。(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 第01期 总第01期)

▼注释:

①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0.

作者简介:李荣启,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艺术理论、艺术语言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分享: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运营单位: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黔ICP备12003314号-2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